优化ECMO核心技术 节省救命钱!这支年轻团队正努力

发布时间: 2023-12-16 00:05:01 作者:天天体育平台网址-其它

  新冠疫情来袭,ECMO(体外膜肺氧合)屡屡出现在急救场景中,进入公众视野。在抢救重症患者的过程中,ECMO成为抗“疫”名器。然而,ECMO一响,黄金千万两。

  9月3日,2021年广东“众创杯”博士博士后创新赛颁奖典礼在江门举行,《ECMO离心泵头的自主研发与升级》项目获得了团队组的铜奖。项目负责人、临床ECMO专家、广东医科大学博士后邓丽和记者说,由于ECMO费用过高、国外垄断专利等原因,项目团队自2016年以来始终致力于ECMO离心泵头的自主研发与升级,他们相信离心泵头国产化后价格大幅度减低价格,非常有利于后期的市场推广及拓展。

  “我们做这个事情不惊天地,没那么伟大,只是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做一个可以落地的项目,尽可能降低患者一部分的医疗费用。”邓丽笑着说道。

  于他们而言,参加本次大赛是幸运的。该项目团队也希望,能在比赛中找到更多有志之士加入他们的队伍,希望该项目能早日落地并真正推广、惠及普通老百姓。

  “ECMO已成为临床一线必备的急危重症抢救利器。”9月2日,在2021年广东“众创杯”博士博士后创新赛决赛现场,邓丽与现场评委连线,打破空间区域局限,讲述自己的项目背景与研究进展,充分展示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面貌风采。

  之所以致力于ECMO的研究,与当前ECMO费用过高、国外垄断专利等不无关系。

  据介绍,ECMO近几年确实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。ECMO最早服务于心脏外科手术,如今逐渐发展到重症领域。邓丽表示,在疫情的影响下,ECMO在国内需求不断上涨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16年ECMO的病例数量有1234例,但2020年上涨到了6937例,ECMO中心数量也从2016年的100个上涨到了2020年的500个。

  虽然需求不断增多,但与之相对的,却是设备和耗材非常昂贵。由于当前ECMO被国外厂家垄断,一台设备动辄上百万,使用的耗材也相当昂贵。邓丽说道:“ECMO真的是个‘卡脖子’技术,中国的医疗科技和国外还是有所差距的,尤其是精密仪器设备的制造。”

  “我们团队有一个成员,也是医学专业出身,在卖医疗设施、耗材的过程中就觉得,这么多东西确实很贵,临床上很多病人想用却用不起。此外,这些设备和耗材也并非完美,存在一定改进的空间,我们也可以做。”作为一名从业20年的医生,每当邓丽自己看到患者处在生死边缘,但由于支撑不起昂贵的ECMO使用费时,心里也非常难受。“所以说,还是得想办法让耗材的价格降下来,减轻人民的负担。”

  2016年,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,重点部署创新药物开发、医疗器械国产化、中医药现代化等任务。那时候,一个偶然的机会,邓丽与医疗圈的好友们聊起ECMO的问题,纷纷觉得确实有改进的空间。于是大家乘着政策的东风一拍即合,迅速地组建起了一支由产、学、研多学科专业成员组成的项目团队。

  随着去年国内出现新冠疫情,无论是在新闻报道中,还是在日常的工作上,项目小组成员都看到了ECMO数量少但需求大的问题,深受刺激。这也加速了该团队的凝聚和研发步伐,希望加速把这项研究落地。

  “我们仅仅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,想通过你自己的平台和现有条件,组建相关团队专注于ECMO泵头的研究。”邓丽告诉记者。

  之所以聚焦ECMO泵头这方面的研究,是因为可行性好。整个项目团队深知,由于平台、人力、经费等方面的限制,整机设备+膜肺研发对他们而言是不现实的,选择研发ECMO泵头整体投入少,技术难度相对低。同时,索林(Sorin)公司的ECMO设备目前在国内占比日渐增多,前景看好;而且旧产品知识产权注册证到期,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专利的制约;目前在临床使用中,索林泵头仍存在若干缺点,有提升改进的空间。

  本着“干实事”的理念,小组成员逐渐确定了研究方向:结合原索林泵头的优缺点,自主研发适配、兼容索林ECMO机器的泵头替代产品。该替代产品,能够大大减少血栓形成、降低血液破坏、保证治疗安全,大幅度降低成本。目前,流体力学初步评估已经做完了,下一步就要开始样机制作,专利也在同步申请中。

  邓丽表示,离心泵头国产化后价格大幅度减低价格,非常有利于后期的市场推广及拓展。“我们做这个事情不惊天地,没那么伟大,只是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做一个可以落地的项目,尽可能降低患者一部分的医疗费用。”她说道:“作为一个普通的临床医生,我觉得降一块钱也是有意义的。如果中国的患者能因我们的一点点努力,在治疗时降低一点费用,这也是我们人生价值的体现。”

  对于整个团队而言,做点有益于人民大众的事,自身又得到锻炼与成长,又能减轻国家的负担,就非常满意和知足。用邓丽的话来说就是,“小小的情怀,小小的抱负”。

  随着2021年广东“众创杯”博士博士后创新赛决赛结束,团队的项目也获得了铜奖的好名次。在邓丽看来,能参加本次大赛,让这项研究引起相关重视,已经很幸运。参赛前,他们就抱着找到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其中的希望,抱着项目能真正推广出去的希望,做好了充分的参赛准备。

  “整个项目的落地可能还需要三年时间。”邓丽表示,如果项目引起重视,得到人力物力的支持,那么落地的时间也会相应缩短。她也希望,项目能得到好的融资,研究成果能早日向公众推广使用。